4 5/5 真是这个时代的纪录片啊,被摄者对镜头敞露自我,拍摄者用电影语言塑造场景,如果说《铁柱在大周》将演奏者作为乐器(主角)的环境,那这部多少呈现了人与土地、与时代的关联,大量反应镜头堆叠面孔(音乐连接人们),细腻的声音设计桥接画面(难回头配北漂),秦腔戏台拆除时的影子、停电换蜡烛夜谈、下葬磕头赔罪都是偶得的闲笔,却生动展现了苏阳说的“生活关系”,它不像《铁柱在大周》之类编织叙事线索,而充满了当下的在场性和多义性(上海和纽约对“原汁原味”的不同回应),在苏阳与刘哥弹唱时,摇摆的特写镜头让人想到《铁柱在大周》 最后贤良的响起如同某种回魂,在工业的喧腾图景中,土地的遗产焕发光彩——土地则反之,倒塌的风机和退耕还林构成了近二十年的隐喻,黄河今流,人已四散,难回头 剪辑可以更表意,团长形象那段可以接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