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五年(1090年),文彦博因为年老提出告老还乡,随后吕大防升为左相,朔党刘挚为门下侍郎。第二年,吕大防又被进为右相,但是两人又不和。御史杨畏依附吕大防,劾奏刘挚,刘挚被罢相,出知郑州。为此,朱光庭为刘挚辩解,也被罢给事中,出知亳州。就这样,保守派官员结为朋党,相互攻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朋党之争”非但没有什么政绩可言,反而使当时的政治变得极其复杂,政治的内耗削弱了北宋的实力,为北宋王朝走向没落敲响了警钟。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赵煦正式亲政,他在高滔滔的影子下生活了整整八年,所以,当他亲政后,便想彻底从高滔滔的阴影中逃出来,想以最快的速度活出自己,给自己最大的发展空间,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对于元祐大臣的憎恨之心,他也开始付诸行动了。他亲政以后,翰林学士范祖禹便连上几道奏折,请求皇帝能够支持元祐时期的政策。但赵煦根本不予理睬,并且不顾元祐大臣的反对,提拔了原先伺候他的几个宦官。正当赵煦为朝廷缺少和他意志相同的大臣而烦恼时,礼部侍郎杨畏上书说:“神宗更法立制以垂万世,希望能研究新法来继承。”于是,赵煦召见杨畏,问他先朝旧臣谁可以起用,杨畏就推举吕惠卿、邓润甫等人,并且讲了神宗建立新政的本意和王安石变法的益处。赵煦很是信服,当下就任命章惇为资政殿学士、吕惠卿为中大夫、李清臣为中书侍郎、邓润甫为上书右丞,这些任命全是哲宗直接发布的,连常规程序都没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