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的东林党争,也包含有地方的因素。1654年清世祖和汉臣谈话,指出明末北人南人各自为党,把明朝搞坏了。(47)东林书院在江苏无锡,东林党人多是南人,魏忠贤是北方人,他的主要爪牙如冯铨等也多是北人,顺治的话是有些道理的。
这七百年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表现的一个方面是北方地主阶级和南方地主阶级代表人物间的斗争,这一批地主代表和另一群地主代表之间的斗争。
宋、元的统治者都是从北方用武力统一南方的,首都也在北方,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以北人为主的官僚集团。明代虽然从南方起事,统一北方,但是明太祖从政治上考虑,有意识地扶植北方人出身的官僚,到明成祖迁都北京,情况改变,北人在政治上就越发吃得开了。
从宋到明,东南地区的经济情况逐步改变,生产更加发达了,对外贸易发展了,念书识字的人多了,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反,中原地区由于战争的破坏,生产下降,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东南地区。特别是从宋太宗以后,进士科扩大考取名额,从唐朝的每科三五十人,扩大到几千人以至万人。同时,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书籍的商品化,以及东南地区的经济上升,进士科的地区比例发生变化,南人愈来愈占较大的比重,官僚集团的地区比例也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考试加入官僚集团的南人,不能不代表本地区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以地主阶级为中心的对外贸易集团的利益,要求变革一些不符合他们利益的规章制度,建立保护他们利益的新制度、新办法。这种变革的要求就被中原的地主阶级斥责为“轻巧”,斥责为变乱祖宗成法,坚决反对。道理站不住时就只好拿天变来吓唬了。